来源:交汇点资讯客户端
矗立在三湾,威严而又秀丽的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是如何设计的?在6月16日的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上,工程院院士、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设计者张锦秋在主旨发言上向大家分享了团队的设计理念。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精神的标志之一。张锦秋院士强调,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上一个重大的建设项目,应该成为大运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作为保护、展陈、研究、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的巨大容器,大运河博物馆在功能设施、技术理论上都应该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专业博物馆,应该是一座实实在在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案例。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与大运河同生共长,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应与扬州的城市文化特色相协调,反映现代扬州的时代风貌,并与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多彩元素。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选址三湾,便是上述理念的践行。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比较,团队最终确定选址扬州古城南侧的新市区,隋唐古运河的三湾。“这里曾经是运河多险的地段,航行的时候,先人采用了让运河弯曲而行的方法,史称‘三湾抵一坝'的水工智慧,创造出了安全航道,”张锦秋表示。沿古运河三湾上游1.2公里处,有文峰寺庙的文峰塔;下游4公里处有高旻寺的天中塔,构成了沿岸独特的历史遗迹。近年来,三湾建设湿地公园,“俯视三湾,古运河由北而南盘桓而去的恢宏场景,深深地打动了选址的人们”。就这样,“三塔映三湾,三桥连馆园;三湾胜迹在,智慧代代传”的精巧设计与美妙景象由此发源。
张锦秋院士介绍,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将平面是矩形的博物馆布置在三湾湿地公园一弯以北,建筑长边平行于古运河东岸,主入口设在矩形南端,红色“剪影桥”联通了城市通往园区的主干道,将车行、步行不同的游人引导入馆前广场。
作为整个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点睛之笔”,大运塔设在博物馆主建筑西侧,高耸于运河东岸。博物馆西侧与古运河河堤之间的场地作为三湾公园的延伸部分,又用较宽的浅水池形成对博物馆的保护与衬托。大运塔塔座10米见方,外观9层,99.6米高的钢骨玻璃塔加强了博物馆在运河航道和扬州市湖、城、河文化轴上的标识性,同时又是登高观望三湾水工智慧、运河文化线的观光平台。塔为正方形呈唐风,塔身挺秀,与扬州秀丽气质相协调;运用了轻盈通透的材料结构,呈现代感。大运塔通过今月桥与主馆相联。其半圆形的承托结构倒影在水面上,恰是正圆。“其命名和形成的景观都为博物馆平添了诗意。由此形成了馆、塔、园、河、桥浑然一体的天然图画,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张锦秋院士介绍道。
唐风与现代并行,是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建筑带给游客的直观感受。张锦秋院士表示,由于博物馆濒临隋唐古运河,扬州在隋唐古运河开通的时期曾是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城市。因此在这座现代建筑上吸取了唐代建筑多元、开放、包容的精神,适当展现了大气质朴、飘逸舒展的唐风。张锦秋院士向大家介绍,为了利于各种功能布局,博物馆主建筑设计为规整的矩形平面,地面以上南北长216.15米,东西宽106.60米,主体高度23.9米。外观体形横向展开,大面积的花岗石墙体使其具有庄重稳健的雕塑感。正前端实墙作弧形前挑的处理,东西两侧墙体设有水纹形线条,都隐喻着静中有动、蓄势待发的蓬勃精神。主体建筑南端屋顶上透明的圆形接待大厅--“阅江厅”兼具唐风和现代感,“引导观众由此极目远眺时,仿佛看到大运河由此南下直达长江”。
里馆中正对序厅的内庭院亦是一处“惊喜”,南北长99.75米,东西宽41米,由北而南布置了蜿蜒水体,两岸绿草如茵。据张锦秋院士揭秘,院内分布有:北京的房山石、山东的泰山石、西部的秦岭石、南方的太湖石,“五湖四海”的石头,表达出大运河造福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之意。圆形智能展厅周围用现代木构架围合了一个桶状半开敞空间格外吸睛,可以丰富参观流线的趣味。
“一座大型公共建筑,一般都要经过建设和使用两大阶段。今天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落成开馆,标志着第一个建设阶段的结束和下一个使用阶段的开始。”张锦秋院士表示,在使用阶段,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空间,成为大运河一张亮丽的名片。
文章来源:《现代建筑电气》 网址: http://www.xdjzdq.cn/zonghexinwen/2021/0617/988.html
现代建筑电气投稿 | 现代建筑电气编辑部| 现代建筑电气版面费 | 现代建筑电气论文发表 | 现代建筑电气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建筑电气》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