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它不会因为年代久远丧失价值,还能给我们如今的建筑设计们带来灵感。比如,在修建国家大剧院的时候,专家们就从秦始皇陵中学到一招,并顺利的解决了一个难题,究竟是什么难题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1958年前夕,为了迎接国庆十周年的到来,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制定了一份计划,准备修建一些标志性的现代建筑,而国家大剧院就是其中之一。
国家大剧院从1958年立项,到2001年正式开工建设,再到2007年首次运营,前后耗时将近半个世纪之久。现在的国家大剧院,不仅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而且还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种标志,但谁都想不到的是,国家大剧院在修建时,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还差点影响了工程的进度……
根据设计蓝图的规划,国家大剧院总建筑面积约12万㎡,其中主体建筑面积约11万㎡。在开挖地基时,其深度也达到了26-32米,相当于10层楼高,因此就带来一个大麻烦——地下水。
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专家们就想尽一切办法,一边排水一边施工,几十台大型抽水机日夜不停的轰轰作响。但没过多久,专家们又意识到了一个潜在风险,因为开挖的地基如同一个巨大的漏斗,使土壤中的地下水都向“漏斗”中汇集,另外再加上日夜不停地排水,所以就导致周边土壤中的地下水流失,进而造成建筑物地基下沉影响人们的居住安全。
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风险,专家们便开会讨论,绞尽脑汁地思考新的建设方案,如果不能解决地下水问题,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或许就只能停留在设计蓝图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位建筑专家查资料的时候,偶然翻到了秦始皇陵的地宫勘察报告,并由此产生了一个灵感……
据勘察报告显示,秦始皇陵的修建也遇到了棘手的地下水问题,当时的工匠为了防止地宫被地下水浸没,就设计了一圈了宫墙做“防水大坝”。从考古专家们勘察的数据可知,秦始皇皇陵宫墙东西的长度在168米左右,南北的长度在141米左右,全部是用细土一层一层夯实的,就连刀剑都插不进去。
另外在宫墙底部,还有厚17米的清高泥夯土堵墙,即利于防水,有效的保护了秦始皇地宫不受水浸。专家们就学起了古人,给大剧院也修一堵“防水大坝”。
经过专家们的讨论和研究,通过了“防水大坝”的施工方案。首先,在大剧院地基的外围,施工人员用挖掘机,经过几天的忙碌挖出来一圈深40多米的水渠;然后,用混凝土将水渠严严实实的浇铸上,使整个大剧院的地基被围在其中;最后,再将地基内的地下水抽干,这样就不会再有地下水渗透进来。
就按照这样的方式,专家们利用混凝土防水墙,不仅解决了排水问题,还防止了地下水渗透导致周边建筑地基下沉现象的发生,让国家剧院的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我们今天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建筑的科学和艺术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新科学,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下,我们也能在古人成就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文章来源:《现代建筑电气》 网址: http://www.xdjzdq.cn/zonghexinwen/2021/0420/848.html
现代建筑电气投稿 | 现代建筑电气编辑部| 现代建筑电气版面费 | 现代建筑电气论文发表 | 现代建筑电气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建筑电气》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