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日本风格的建筑?这个问题会让我们联想到神社、寺庙、木屋、榻榻米、枯山水等日本的古典建筑元素,对日本熟悉的朋友可能还会进一步想到东京车站、京都国立博物馆、奈良国立博物馆、迎宾馆等东西结合的建筑。不论是纯日式的传统建筑,还是混合了西洋风格的巴洛克式建筑,日本的建筑逐渐在时间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既遵循了日本人的习俗习惯,也顺应了日本的自然条件,打磨出了日本的独特风格。
新华社资料图
到了现当代,什么是日本,什么是建筑,日本与建筑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仍旧引起了众多日本建筑家的深思,如何在现代与古典的结合中,既符合人们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又能让人们感到日本的独特性,这是一个始终贯穿日本建筑的思考。日本建筑史学家五十岚太郎对此将思考与围绕日式概念展开的讨论集结成一本《建筑日本:现代与传统》,从东京奥运会这一当下话题为起点,追溯日本建筑历史的同时将各种往事串联起来。
作者五十岚太郎并没有简单罗列日本代表性的建筑物,而是带着问题,将日本如何向他人展示日本独有的风格作为核心问题,就传统论、新陈代谢派、民众概念、冈本太郎主义等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日本战后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恰恰是日本建筑得以发展表现的空间,以建筑本身或背后的理念,去理解日本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是如何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得到世界认可,并成为21世纪后建筑美学的领军者。这对于探索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中寻找风格的中国建筑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
作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的新国立竞技场,在国际设计竞赛中由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以前卫的设计方案胜出。此案一出便引起了日本建筑圈的震荡,人们首先认为扎哈的建筑体量无法与建筑用地所在的神宫外苑相协调,并且巨大的预算开支让舆论对此非常不满。在媒体的炮轰下,时任首相安倍晋三不得不出面进行决断宣布重新竞争。不过在事后调查中发现,扎哈在设计中提供过各种减少成本的优化方案,但是作为业主方的日本体育振兴中心对此却视而不见,继续增加各种功能设计增高成本。
在作者五十岚太郎的理解中,扎哈与日方设计团队为了满足各项需求,在两年间进行过大量调研,绘制了大量的图纸,人力物力均已消耗。如果是因为成本而推倒重新竞争,倒不如让已经研究过成本优化的扎哈设计团队,再进一步优化成本,而不是一切推倒重来。从深层理解看,舆论对扎哈的评论,反映出了日本对于身份认同以及对日本的强烈自尊心,虽然设计竞标是冠以国际化,但是日本却只接收日语提交的设计成果,而在二次竞争中仅有两名日本建筑师获得了入围资格。
这件事体现了日本很重要的一种意识: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对于外国事物的排斥一直以来都存在于日本国内。在明治末期的国会议事堂设计竞争中,建筑学会就曾以国家建筑应由日本人设计为由,禁止外国人参加。在很多的重要设计中“外国”与“西洋化”非常容易引起舆论的抨击,战后的日本一方面吸收接纳西方、现代化的建筑,同时也在形式与细节上进行传统复古。如何将本土的思想作为主导一直是日本建筑的设计研究方向,比如现代日本建筑经常能见到的以钢筋混凝土模仿木造建筑细部的做法,就是一种在建筑上体现身份认同的表现。
近代以后的日本建筑师,并没有在西化的路上一路狂奔,而是花精力去研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现当代日本的建筑家们,一开始就确定了他们的融合要以更容易、更简单的方式呈现给普通民众。比如一些以西方建筑风格为核心的建筑,日本人就在他们认为最显眼的地方——“屋顶”进行形象化或符号化。这种符号化一旦成功,便可以快速地在日本的各种建设中得到推广。
1920年,下田菊太郎提出的帝国议会议事堂方案就被称为“帝冠式”设计地起源。下田在方案中将类似奥地利议会大厦的古典主义建筑上,加载了由歇山顶、唐破风与千鸟破风组合而成的复杂屋顶。在西洋建筑之上冠以日本的帝冠,在那个年代符合了日本的民族热情,誓与西方一争高下,通过放在上面这一东方礼仪表象而表现出超越西洋的态度。虽然下田的作品并没有入选,并被日本同行斥为不伦不类的房子。但是在之后,随着民族主义的高涨,这种建筑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并且成为日本的独特风格。帝冠式建筑还有一种暗示,就是使用木构就代表着日式风格的简单逻辑,这种逻辑被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建筑设计师所使用,并形成了一种日本建筑特点。之后在现代风格中,屋顶的元素逐渐从建筑中剥离。以前的倾斜轮廓向着水平的线条过渡,建筑大多变成了“方盒子”。简朴共通的美学意识成为全球化的象征,而作为对此种设计的反抗,日本的后现代建筑将标志性的屋顶恢复,并且将各式屋顶复杂的组合起来,形成一种非对称性的平衡感。这种具有炫技般的设计理念,大胆地将传统与现代进行连接,在空间与构成基础上形成了很高的美学理论,在21世纪初期日本的建筑水平就已被世界认可。
文章来源:《现代建筑电气》 网址: http://www.xdjzdq.cn/zonghexinwen/2021/0419/843.html
现代建筑电气投稿 | 现代建筑电气编辑部| 现代建筑电气版面费 | 现代建筑电气论文发表 | 现代建筑电气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建筑电气》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