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农艺师培养研究

来源:现代建筑电气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俗语“民以食为天”就说明了农业对一个国家发展尤其重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农业也开始迈上了新征程。以袁隆平为首的科研团队在几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俗语“民以食为天”就说明了农业对一个国家发展尤其重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农业也开始迈上了新征程。以袁隆平为首的科研团队在几十年的研究中,不断突破自我,改良育种技术,既培养出了高产的杂交稻,也培养出了一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稻品种,比如适合盐碱地的海水稻等,为那里的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做出了贡献。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农艺师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1 农艺师的工作性质及重要作用

很多人对农艺师这个概念并不了解,其实农艺师是农业系统职称的一个级别,指的是那些掌握农业方面的技术,能够促进农业发展的人[1]。他们既有理论知识、也有专业技术工作能力。农艺师主要从事与农业发展及与农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技术工作。中国的传统农业虽然有着漫长的历史,但基本上都是靠农民自己在从事劳动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随着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微妙变化,这些经验对现代农业的帮助十分有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振兴乡村经济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村致富和农民增收就是重中之重。农民增收不仅仅只有外出务工这一条路,立足家乡扎根农村开辟出来新的增收路才是最稳妥的,行之有效的。所以,大力培养适合农村发展的农艺师,带动农民,实现科技助农、科技兴农,才能给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现代先进农业技术的农艺师的存在就变得十分必要。

2 有针对性地培养农艺师提升农村物质文明建设

2.1 鼓励全日制农业本科大学生回乡就业

农业本科大学生是国家定向培养的农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学校里接受了现代化的教育,不仅有丰厚的农业知识储备,而且能深入到田间地头搞科研,谋发展。当更多专业大学生回乡就业时,他们必然会给农村带来新的生机,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就是今后农艺师的后备人才,只有让他们愿意来,留得住,才能真正为乡村经济发展振兴开创机会。关于这一点,党和国家已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从政策上精准扶持,在就业时优先落实,在工作中提供便利,使这些人才无后顾之忧,敢去想敢去闯敢去干。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关对接政策,比如某个农场可以与某个农业大学直接建立人才对接机制,使毕业生能实现毕业即就业,以此吸引更多人才。农村是中国的基础,农业振兴是中国集体奔小康的关键,在这里,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所以鼓励更多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回乡创业也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2]。

2.2 各级政府联动建立农艺师人才信息库

农艺师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不专指农业种植方面的技术人才,而是涵盖了包括种植和养殖、农业器械的使用和维修,以及农业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法制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易,所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就是保护他们的创造力。政府部门要多级联动,对这些人才的基本信息进行筛选、核查、登记、评定等级,使每个人的才能都能得到最充分地认可,也使其才能能与既得利益挂钩,从而调动农艺师的积极性,积极为农村和农业发展出力献策。建立农艺师人才库也可以给各级政府搭建人才交流的桥梁,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这样,需要技术的可以得到有效的指导,拥有技术的可以实现技术的转化,对农民和技术人才双方而言,是合作,更是共赢。

2.3 补充培养现代化新型农民人才

义务教育的推进和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也接受到了高等的教育,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和传统的农民相比,更有点子,更有想法,能找到更多的道路去实现物质和经济的转化。比如,同样面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传统的做法就是直接拿到集市上去坐等买家,年轻人可能会想到首先利用高科技提升产品品质,使其更具竞争力;其次会加强外包装,使其更具卖相;最后还会开启线上销售渠道,使其销路更广。这些新颖的想法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因此,可以适当吸收、引进这些大学生来扩充农艺师队伍[3]。

3 结语

农业是中国各大产业的基础,是保障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实现中国农业稳定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为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水平,培养农艺师这样拥有专业技术的新型农业人才是当务之急,更是势在必行。

文章来源:《现代建筑电气》 网址: http://www.xdjzdq.cn/qikandaodu/2021/0302/636.html

上一篇: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作物种植方面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世博之缘

现代建筑电气投稿 | 现代建筑电气编辑部| 现代建筑电气版面费 | 现代建筑电气论文发表 | 现代建筑电气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建筑电气》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